第(1/3)页
职工抱着包裹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
他觉得【司机】有点莽撞了。
要知道,气象站有严格规定,为杜绝在追查迪特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干扰。
同时确保能随时报告重大案情,执行任务的小组或者个人材拥有呈件反应“气候异常”的权力。
这种方式与“内参”模式极为相近。
但是,【司机】现在并没有执行任务,不具备反应“气候异常”的资格。
职工面露难色地望向【农夫】,在得到【农夫】的点头示意后,这才犹犹豫豫地解开包裹。
里面是个木头箱子。
“司机同志挺谨慎的.”
见这一层一层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职工也有些期待箱子里到底是什么了。
随着“吱宁”一声,箱子盖被打开。
里面静静摆放着三个信封、一堆小麦叶子以及一个大号木制哨子。
这三样毫无关联的东西摆放在一起,显得格外怪异。
司机不是那种不懂规矩的人,把这些玩意送到【农夫】面前,就更加奇怪了。
这些年来,【农夫】的心境已然平和如水。
然而此时此刻,他的心中也不禁生出了些许好奇之意。
只见他缓缓站起身来,踱步走过去,伸手拿起了第一个信封。
【农夫】一眼便认出了信封上有气象局的暗记,表面这封信确实是反应“气候异常””信件。
“难道司机又发现了案子?”
【农夫】打开信件,借助昏暗的台灯光线看去。
这确实是一封反映迪特案件的“气候异常”信件。
信件中记录了承德刘家沟公社发生的一件迪特案子。
有迪特潜入公社,偷偷释放了恶毒的嗐虫,啃噬刘家沟的麦田、果树。预计小麦和水果产量将减产一大半。
当地公安特派员和公社调查半年,却未能将狡猾的迪特抓捕归案。
这种“小案子”,本身不归【农夫】这条线负责。
但是,李爱国写道:“迪特用心恶毒,企图破坏建设,迪特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当地的社员产生了恐慌。”
一句话,将问题的严重性拔高一个等级。
【农夫】看着这封信件,眼睛中闪过一道异色。
从表面看,这是一封常规的气候异常信件。
李爱国在去刘家沟走亲戚的时候,发现了当地‘气候异常’,回到京城后便按照规定上报气象站。
这种汇报既是李爱国的义务,也是他的权力,更是常规做法。
但是【农夫】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他再度拿起那把麦叶子。
小麦叶子在箱子里闷了数小时,已然有些干枯,可上面被虫蛀出的大大小小窟窿依旧清晰可见。
那些窟窿密密麻麻,仿佛被啃噬过一般,有的叶片几乎被啃得只剩下叶脉,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粗暴地撕扯过。
【农夫】甚至还瞧见了一只红色小蜘蛛。
它在那残缺的麦叶上忙碌地爬动着,似乎也在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感到惊慌。
“看来,这就是所谓的虫嗐了。”
【农夫】放下小麦叶子,拿起了第二封信件。
这封信的信封上署名是农科院的育种专家吴教授。
此封信的信封上署名是农科院的育种专家吴教授。
信件内容与上一封截然不同,不过事件同样发生在承德周边。
吴教授发现中科院设在承德的育种基地,今年种植的杂交小麦麦苗被虫子啃噬得惨不忍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