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汉奸!大汉奸!什么扬州蛟,分明就是个大汉奸!” 冀州城内,几位南院大臣拿着前线传回来的贸易盟约细则,忍不住对着刘大炮破口大骂。 事实上,他们前些天还夸赞黑心熊,崇拜黑心熊,甚至主张在燕云十六州之内也成立义字门来着呢。 “他凭什么不给我们建设炼铁高炉?那炼铁高炉里炼制的铁器那么脆,根本做不了兵器,他既然不给我们建高炉,又为什么借钱给那些辽国贵族买纺织机?” 一群生活在辽国境内,甚至在辽国当官的汉人,反而骂刘大炮这么个周朝人是汉奸,也是千古奇闻了。 事实上萧燕燕之所以突然要求刘大炮给他们修个炼铁高炉,还真不只是为了贪小便宜,恰恰相反,这反而是为了压制燕云十六州内的地主豪强,是为了维护汉人的利益。 不管是羊毛还是棉布,这些东西都注定是要用在北方草原上的,刘大炮选这么个产业来扶持大辽自然不止是为了让他们全方位的去学习嘤国,更是为了把他们从马背上拉下来。 但这也就导致了,南院的汉人豪强们很难从这其中分润到利益。 毕竟棉布和羊毛这种东西,就算是后续有染色方面的需求,十之八九也就直接走水路运到扬州,由扬州去完成分销和深加工的流程去了。 毕竟可以直接用布料来抵扣扬州的贷款,等到贷款还完了,那这些东西自然也就对扬州产生路径依赖了。 搞不好啊,即便是他们辽国境内,尤其是燕云十六州的汉人想要买棉布和羊毛布,还得从周朝进口。 而按照刘大炮的设计,这辽国未来的整体政治结构上,应该是汉人负责赚钱啊!有了赚钱的能力,才能进下议院,下议院能赚得到钱,才能和上议院争权。 现在这么大的一笔纺织业利益他们分润不着,这不就有点搞笑了么? 于是他们的压力就传到了韩德让这里,而这个时期这些汉人豪强又是萧燕燕最最主要的基本盘,那这个事儿自然也是要管的,偏偏她也确实是没什么能让汉人分润纺织业利益的好办法,灵机一动,这不就想到了炼铁高炉了么。 偏偏因为周朝文官系统的阻挠,这个事儿,刘大炮还真没法答应。 那你一个汉人帮着契丹人又是搞贷款又是搞承销的,反倒是一点也不帮助咱们汉人,那你可不就是汉奸了么。 逻辑满分,没毛病。 天下人都看着刘大炮,等待着他们的动作呢,又有文官集团捣乱,刘大炮也是被压力压得难受,却是转念一想,去特么的吧,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好像我自己真的从总能得多大的利似的。 却是谁都没有想到,他居然直接带领着他的义军掉头南下,离开了瓦桥关战场,一路溜达回扬州去了。 用他的话说,反正跟辽国方面该谈的我也都已经谈完了,至于这条约到底签不签,和平到底来不来,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反正他也做不了主不是? 反正老子是义军,来战场是全凭一腔爱国热情来帮忙的,我一个帮忙的人,被动的跟辽国太后和丞相聊了一会儿,我做的就仅此而已了,至于我聊的东西人家太后用不用,你们认不认,哦特么管你这个? 石守信,赵德昭,乃至于潘美、符昭信等人也全都没料到刘大炮会有这一手,他这一走,把前线将士们的军心都给扰得乱了。 而且是辽周两国的军心都乱了。 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呀? 你这个时候要说打吧,人家刘大炮已经把和平统一的美好蓝图给画出来了,公正的说两边的将士都被这个美好蓝图给吸引了。 辽国那边的前线军队都是契丹人,纺织机的厉害他们都已经见识过了,这东西既然能织布,刘大炮还能包销,换来了钱财可以随便从周朝买东西,那特么谁还愿意骑马跨刀,顶风冒雪的来南朝劫掠呢? 这南朝又不是弱宋。 至于下了马背的军队腐化问题,辽国这边当然不是没有聪明人看不到,可问题是,生而为人,谁不愿意腐败堕落,谁又会真的愿意一直艰苦奋斗呢? 我腐化我乐意啊! 到时候要是真的没有军事能力了,那就再去和周朝谈和平统一的事儿呗。 周朝这边更是如此,职业士兵有时候是求战,但是大家一块去打打吐蕃人,党项人,去西域欺负一下那些西域小国,亦或者是欺负一下南诏大理,这仗打得多舒服? 更不必说刘大炮在瓦桥关这给他们讲了一个多月的股票知识,而且一直在描述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