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开赴徐州-《三国处处开外挂》


    第(3/3)页

    这大概是江东境内,最后一支实力强劲的敌军了。

    这一日。

    许定带着特种兵回到许昌城。

    屁股还没坐热,戏志才和贾诩就来了。

    戏志才首先道:“曹操攻取汉中后,率领三万精锐,直接攻取了剑阁,现在正在朝益州进军。虽然刘璋兵力雄厚,益州奇险无比,可是曹操的兵将和张鲁的兵将,都是多年战斗的精锐,恐刘璋难以抵挡...。”

    “志才想说什么?是担心曹操攻下益州,变的更加强大吗?”许定问。

    “是。”

    戏志才道:“曹操与我们结盟,是因为他打不过我们,迫于形势,才不得不结盟。一旦他强大起来,就会对我们造成威胁。不排除与西商帝国结盟,攻击我们的可能。”

    “所以,我们是不是...想一个办法,相助刘璋。或是迫使曹操回汉中。总之,不能让他得到益州。不然终成大患。”

    这时贾诩拱手道:“臣不赞同志才之言。时下,我们与西商帝国的战争,才刚开始。他们的进攻,会连续不断,一轮接着一轮,我们当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全力对付这个强敌。切不可与曹操内斗啊。”

    “文和说的对。”许定轻笑道:“其实曹操...我已经不把他放在眼里了。你们想想,他的武器、装备有多差。我们随便派出一个旅,都够他受的。就让他在后方消灭刘璋、统一巴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省去了我们自己去攻打。”

    戏志才道:“但是前提是曹操一直与我们结盟。一旦他生有异心,我们将多面受敌啊。”

    “曹操不会傻到与我们开战。至少几年内不会。因为他心里明白,即使倾尽全力,也不是我们的对手。”贾诩道。

    “嗯。”

    许定同意贾诩的观点。

    “一切当以大局为重。什么是大局?守住徐州、荆州,反攻扬州、江东。这才是大局。”许定摆手问:“志才,我刚才进城时,听说了,敌人正朝徐州调兵,是真的吗?”

    “是。”

    贾诩抢先道:“臣正要禀报此事。西商帝国又派出了近四万的主力军,朝淮阴、彭城靠近。预计五日之内,会进入徐州。臣已经派太史慈将军,率领第二集团军地三纵队,前往据守。臣请命亲率第二集团军,赴徐州作战。”

    许定说道:“大军训练完成,就可以出征。你觉得...第二集团军,能堪当大任吗?”

    “能!”

    “既如此,你就去吧。我等你们第二集团军的好消息。”许定道。

    “臣遵命。”

    贾诩拱手退走。

    他必须尽快赶到前线。

    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准备。

    早到一刻是一刻,守住下邳、彭城,才能在徐州建立一个好的局面。

    “志才,最近许昌没发生什么事吧?”许定问。

    “没有。自曹操被赶往西凉,刘备被消灭、孙坚又归降,我们华夏国各地,已经是一片祥和,正在飞速的发展。其中河北已经在修建水泥路。青州轨道,已延伸至徐州。各州郡的商业、农业,都极好。”

    “嗯。”

    许定本来还担心,西商帝国大举进攻,会导致后方不宁。

    没想到情况会有这样好。

    这得多亏了戏志才。

    有他统揽全局,才使得各州郡祥和发展。

    与戏志才交代了些内政方面的事,许定回去歇息了。

    第二天。

    贾诩率领大军出征。

    许定为其送行,一直送到十几里外。

    郭嘉与许定在一起,说道:“主公这次去谯郡,可有收获?”

    “有。”

    许定开着军车返回,微笑道:“我在谯郡半个月,看到了陆逊的指挥才能,绝不差于诸葛亮。说来你可能不高兴,他比你还会指挥新型军队作战。”

    郭嘉回笑道:“臣没什么不高兴的。有人比我会指挥,意味着我们的实力会更强,臣高兴还来不及呢。”

    “只是...。”

    “你还是不太信任陆逊?认为他是孙坚的将领?”许定一眼便看穿了郭嘉的心思。

    “也许是臣多想了。但是臣认为,不得不防。陛下把一个整编师交给陆逊,连黄忠的中原野战军,也要听他的命令,确实有些冒险。”

    许定停了车,斩钉截铁的道:“奉孝,我希望以后不要再从你的嘴里,说出这样的话。因为你是大军的军师,你的话说出来,分量太重了。还有,我绝对信任陆逊,没用丝毫的怀疑。”

    “是。”

    郭嘉郑重的拱手回应。

    ............

    回到许昌后。

    许定去了兵器坊。

    这里,以前是制造战刀、盾牌、战车的,现在学着造枪。但是这个技术,却并不是普通人能够掌握的。

    连许定也不是很清楚,怎样才能制造出像西商帝国那样,射程远、穿透力强的枪械。

    只能让他们先制造火枪。

    “我们的兵器坊,与敌人的比起来,可差太多了。造出的武器。射程只有五百多米。手榴弹的威力,也不如敌人的手雷。而且使用起来也比较麻烦。臣已经多次改良,可还是无法做到。”郭嘉道。


    第(3/3)页